很多地方都在提改善商业环境,但公司实际感受到的好处并不明显。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却让两个单位在六个月内迅速开始生产,并且马上接到大量订单,这里面到底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精准对接企业核心需求
公司刚开始运营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厂房调整和员工招募问题。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没有提供标准化的支持方案,而是到中鑫新材料公司生产现场,了解到其生产线对空间高度和负载能力有特殊需求,便积极推动加快了厂房的适配性工程。新热浪公司急需三十名技术操作员,开发区人社中心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帮忙,他们同时面向学校和社会进行招聘,最终在项目正式运营前就成功招满了所需人员。
实施全周期专班服务
这个项目从合同签订到正式运作,步骤繁杂,耗时颇多,常常会在审批环节遇到阻碍。为此,开发区针对每一个关键项目,专门成立了由科级干部负责的工作小组,给予全方位的协助,涵盖了从登记注册、环境评估和能源评估,直至最终验收的所有流程。园区里的公司说,以前办业务得去好几个部门,现在只要找专门小组和负责人就行,整个流程快了百分之四十多,保证机器能迅速运来装好。
打造高效要素保障链
资金、土地、能源是企业前进的必要条件。开发区与本地金融机构合作,为园区内科技类公司设立了总额五亿的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库号外资源网,使得这些公司的融资难度减小。针对新热浪公司反映的电力供应问题,开发区与电力单位一起,优先实施了双回路供电线路的建设,并且承诺会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能源费用支持,从而消除了公司扩大规模时的顾虑。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保持与商人的适当距离,同时保持清正廉洁并积极作为的政商互动模式,是营造良好商业环境的关键要素。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设立了企业家每月交流会议机制,党工委负责人亲临现场征询看法,针对企业反映的个别事项,规定必须在三天之内给出初步回应。有公司提出园区附近生活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管理部门立刻增设了知名连锁超市和速食餐厅,同时安排了职员住房,确实体现了“企业有需求,政府有行动”。
推动产业生态集聚
一个公司的成就难以构成吸引力,只有产业环节配合得当才行。开发区打算以浪潮产业园等中心基地为依托,招徕了十多家配套厂商,构成了从零件制作、快速成型到成品生产的完整链条。这种集中布局减轻了公司间的运输和联络开销,新热浪的产品能够直接提供给园区的同行,达成了互利共赢的局面。
建立长效跟踪机制
改善商业环境并非短期行为,必须持续监督检验。开发区设立了企业满意度独立检查制度,每季度对服务企业的部门工作表现和作风进行无记名审查,检查情况与部门工作评估相关联。针对中鑫新材料公司反映的对外贸易出口通关效率问题,开发区主动联系海关,成功推行了“提前申报、货物抵达即放行”的通关流程,让该公司产品出口时间减少了一半。
依照您的看法,一个能令公司放心投放资本、安心拓展业务的良好环境,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还缺少哪些关键部分?期待您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独到见解,倘若觉得这篇文章有助益,也欢迎点个赞表达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