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办税更便捷?想营商环境更优?顺义区的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导办分离提效率
顺义区的国税和地税机构合署办公的窗口,于京城里首先尝试了业务引导与受理分离的做法。一位公司的税务工作人员老张表示,推行这项措施之后,办理税务的手续变得简单,场所的气氛也更为宜人。张小堃说明,当前纳税者能通过互联网处理八十二项事务,许多办税人员被引导至自助服务区域,在掌握操作方法后,很多后续事务无需前往服务窗口,可直接在网上办理,显著提升了事务处理速度,同时也优化了场所的秩序状况。
营商方案促发展
最近,《顺义区实施本市营商环境调整计划的具体措施》公布。这份《措施》包含18个方面的行动要点和6个方面的支持手段,细化为160个具体事项,由56个区级机构、19个乡镇以及6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执行。这些政策包括北京市实施方案中的136个具体办法、“9 + N”政策框架以及世界银行设定的10个考核标准,充分融合了本区产业的独特性以及发展现状,显著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进步。
降低费用引项目
北京市的指导方针建议,在重点工业发展区域内,针对大型产业项目,可以调整城市公共设施配套费用的收取额度。顺义区执行这项措施,有助于招徕更多大型产业项目入驻,为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动力,推动产业优化和经济的结构调整,增强区域的竞争力和对外的吸引力。
顾问建议助改善
顺义区设立营商服务监督顾问员团队已经五个多月了号外资源网,49位监督顾问员到现在一共提交了40项关于改善营商环境的意见,其中23项被采纳了。这些来自实践层面的建议,有助于政府部门更准确地把握企业和民众的诉求,能够迅速调整政策和服务方式,从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人才服务引人才
《方案》在服务人才方面,计划申请首都国际人才社区试点,尝试建立“网格化 + 站点式”的服务管理方式,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与项目的动态管理服务。同时,着手制定《顺义区“梧桐工程”人才工作三年行动计划》。这些措施有助于招揽更多杰出人才,为地方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创新政策筑高地
顺义区出台了二十二条创新性措施,致力于以更优越的条件推动区域营商环境优化。推行统一证照标识在各行业间通用共享,拓宽电子化办理的覆盖面,达成无需人员接触即可完成手续的目标。这些改革措施旨在构建更高效的行政服务氛围,助力将首都的营商环境推向领先水平。
你对顺义区这些改善商业环境的做法,哪个最吸引你呢?如果觉得有帮助,就点个赞转转吧!